关于"在电脑上怎么连接tp钱包"网页版/手机app通知 hd 15.48-皇冠盘网址查询
红星资本局5月23日消息,近日,北京某小型公募基金公司拖欠员工工资的消息在业内继续发酵,随后公司被证实为北信瑞丰基金。
五月二十三日,红星资本局拨打北信瑞丰基金多个公开电话,截至发稿时均未接通。据媒体报道,北信瑞丰基金表示,“拖欠工资”是虚假信息,实际情况是公司最近调整了工资支付时间,所有员工月薪正常,全额支付。
红星资本局注意到,北信瑞丰基金管理规模在“拖欠工资”风暴背后大幅缩水,高管和基金经理发生了密集变化。
北信瑞丰基金否认“欠薪”。
但管理费收入已连续三年下降。
5月21日,有网友在社交平台上发帖称,北京一家小型国有公募拖欠员工工资。按照惯例,公司5月15日发工资,但截至5月21日已拖欠一周,且连续三年未发年终奖。该网友还表示,该公司拖欠工资是由于管理不善,但事先没有与员工讨论,管理层也没有解释。
随后,据中国证券公司报道,涉及拖欠工资谣言的基金公司是北信瑞丰基金。北信瑞丰基金回应说,“拖欠工资”的谣言是虚假信息,实际情况是公司最近调整了工资支付时间,从原来的工资支付模式到工资支付,这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。该公司表示:“尽管分配日期发生了变化,但所有员工的月薪都是正常的,全额支付,没有任何延误或扣除。但该公司没有回应“三年未发年终奖”的传闻。
根据公开信息,北信瑞丰基金成立于2014年,由北京国际信托有限公司和莱州瑞海投资有限公司共同发起成立,注册资本1.7亿元,持股比例分别为60%和40%。
根据wind数据,截至今年第一季度末,北信瑞丰基金管理的基金规模为29.3亿元,在158家公募持牌机构中排名第140位。2020年一季度末,基金公司管理规模一度超过130亿元,但随后持续下滑,四年内管理规模缩水近80%。同时成立的中金基金和创金合信基金规模已达100亿元,圆信永丰基金规模也超过300亿元。
在公募行业,管理费是基金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。尽管北信瑞丰基金否认“欠薪”,但该公司的管理费收入已连续三年下降。
wind数据显示,2021、2022、2023年,公司管理费收入分别为4574.06万元、2865.18万元、1262.88万元。与2022年相比,2023年的收入已经减半。
值得一提的是,2014年北信瑞丰基金成立之初,公司管理费收入为149.65万元,2015年迅速增长至3643.71万元。

该公司已经两年多没有发行新基了。
高管、基金经理密集变动。
红星资本局注意到,北信瑞丰基金作为成立十年的公募,仍面临着两年多未发新基、人员密集变动等困境。
从时间上看,公司成立的前四年是基金发行的黄金时期。2014年至2017年,北信瑞丰基金分别设立了2只、4只、4只、5只新基金。从2018年到2020年,公司陆续发行了6款产品,但自2021年9月北信瑞丰优势产业成立以来,还没有新产品成立。
截至目前,公司旗下只有15只基金,具有“重固收、轻权益”的特点,其中3只债基总规模24.04亿元,占80%以上。截至5月22日,北信瑞丰健康生活和北信瑞丰产业升级年分别亏损20.10%。、10.63%,近三年这两只基金分别亏损28.00%、33.81%。北信瑞丰研究精选是公司年内唯一一款收益率超过10%的产品。
人才流失也是这一小规模公募难以生存的重要原因之一。
2023年8月,北信瑞丰基金原董事长李永东、原总经理赵远峰因个人原因离职。董事长和总经理同一天离职,在业内比较少见。当年4月,公司原督察长张恩源离职。从简历来看,赵远峰和张恩源的工作时间都不到两年。展望未来,2021年,北信瑞丰的管理层也发生了一波变化。1月,原副总经理李鑫因个人原因离任;8月,前检查员郭亚离任;9月,原副总经理王忠波离任;10月,原总经理朱彦离任。
除高管变更外,基金经理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。红星资本局发现,2021年,军华、车大吉、张伟宝、黄祥斌四位基金经理相继离任。当时除了于继续从事公司研究外,其他三人都没有转到公司其他岗位的信息。2022年,基金经理陆文凯、邹杰也相继离职。
wind数据显示,自2021年以来,该公司已有10名基金经理离职,9名新基金经理离职。目前,公司现有9名基金经理中,最长的是7年,其余8人不超过5年。
红星新闻记者 蒋紫雯。
编辑 邓凌瑶。